资讯博览_行业资讯

  • 物联网产业视点(2025年7月)

    <正>智能工厂迈富时发布AI-Agentforce 2.07月2日,迈富时正式发布AI-Agentforce 2.0,以“智能体工厂”平台思维,重塑企业AI部署方式。相较传统“烟囱式”的AI开发,AI-Agentforce2.0以高度集成架构打造类似“智能网络”的AI基础设施,支持多Agent并行协作。也就是说,企业用户只需描述业务需求,即可快速“唤醒”可执行的数字员工,统一调度、协同运行,该模式将显著提升企业智能化的部署效率与运营上限。

    2025年15期 v.15;No.181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资讯博览_iCAN论坛

  • 面向智慧工厂的无线充电智能调控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

    刘晓珊;庄智鹏;黄奕强;何晓锋;

    工业4.0时代,智慧工厂对自动化设备持续供电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有线充电方式存在效率低、灵活性差和安全隐患大等问题,而现有无线充电技术仍存在定位精度低、调频稳定性不足和多设备兼容性差等瓶颈。本项目提出智能调频无线补能系统,集成RFID多模态定位算法与动态调频控制模型(PID+机器学习优化),实现设备厘米级追踪(误差<±2 cm)和功率实时调节;依托物联网云平台实现多设备并发充电与能源管理。

    2025年15期 v.15;No.181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学术研究_全面感知

  • 基于改进YOLOv8s轻量化桥梁裂缝检测

    马小龙;李春树;郭中华;冯迪;崔德牛;

    针对桥梁裂缝检测中精确度不足和处理复杂背景能力有限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YOLOv8s网络的改进模型。该模型通过在YOLOv8s网络的不同位置添加新模块,以提升网络的性能。首先,采用C2f_GhostNet模块替换主干网络的第2、4、6层的C2f模块,以优化特征融合并保持轻量化;其次,引入BoT3模块以增强模型对长距离依赖关系的捕捉能力;最后,采用VoVGSCSP模块替换颈部网络C2f模块来强化颈部网络中的特征融合,从而提升模型对细微裂缝的识别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8s模型在精确率、召回率及mAP50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分别达到了83.3%、79.2%和83.6%,显著优于原始YOLOv8s模型的表现,可以满足实际检测要求。

    2025年15期 v.15;No.181 5-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智能车载侦察监控低空小目标光电系统

    徐睿博;赵艳丽;李杲阳;计彦;张玉;贺帅磊;翟景盛;

    为保障国土安全、军事安全,降低管控防务所面临的风险,建设强大稳定的现代边海防尤为重要。依托集可见光、红外、激光测距等多光谱侦察观测以及精密伺服、惯导设备、AI智能算法于一体的智能车载侦察监控低空小目标光电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区域或边界管控和防范的机动化、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针对低空小目标的侦察监控,该系统可实现高效探测识别、精确目标跟踪定位,还能以低成本、高性价比的方式获取海量侦察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和预警取证,从而为防务决策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

    2025年15期 v.15;No.181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三维凝视目标检测的驾驶环境危险监测系统研究

    陈子鸣;杨凯鑫;周昕哲;黄小雨;马利;闫晶晶;

    交通事故每年都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驾驶员注意力分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关键原因之一。传统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难以准确判断视线方向与潜在危险的关系,因此研发更高精度的驾驶安全监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凝视目标检测的驾驶环境危险监测系统,综合运用单目摄像头三维人脸重建、凝视目标检测算法等技术,实现对驾驶员注意力的精准监测。同时,结合DETR目标检测算法与TGM模型进行危险预测,并设计创新的警报系统及用户交互系统。该系统通过融合多种技术,有效提高了驾驶员注意力检测准确性、危险评估全面性及警报有效性,但仍面临人脸异常精度检测和全球坐标系精确建立等挑战。未来有望通过技术优化进一步提升性能,从而为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驾驶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2025年15期 v.15;No.181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LeNet-5网络的交通路标识别优化算法

    贾寅成;杨子建;彭桂力;韩永宁;

    交通路标识别作为辅助驾驶与无人驾驶领域的重要技术,在保障汽车行驶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领域得到成功应用,其识别精度及效率已远远超过传统图像识别算法。针对恶劣天气不利于交通标志图像获取、车载摄像头获取的图像清晰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eNet-5网络的交通路标识别优化算法。首先对数据集进行尺寸归一化、灰度化和直方图均衡化等预处理;然后对LeNet-5模型结构进行调整,使用4个卷积层、2个池化层和2个全连接层增加模型深度,以提升网络性能;接着使用LeakyReLU激活函数代替Sigmoid激活函数,解决梯度消失现象,同时引入余弦退火学习率策略。通过不断优化模型参数,使得该算法在德国交通标志数据集GTSRB上获得了98.77%的准确率,相较于传统LeNet-5网络,该优化算法在识别性能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年15期 v.15;No.181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数据监测系统

    韩海晓;

    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决策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数据监测系统,以实现对农业环境的精准监测与远程调控。借助物联网技术,将温度、湿度、CO2等传感器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实时采集环境数据。用户借助手机端的特定应用软件,可以实现对温室种植环境数据的远程实时监测,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025年15期 v.15;No.181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YOLOv5和双目结构光的苹果识别与定位方法研究

    李俊斌;金琦淳;唐镱歌;

    针对传统苹果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在复杂果园环境中识别率低、定位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与双目结构光的苹果识别与定位方法。首先,通过收集真实果园环境下的450张原始图像,结合亮度调整、对比度调整及水平/垂直镜像变换等多种数据扩增方法,构建了包含900张标注图像的苹果检测数据集。随后,采用YOLOv5检测模型进行迁移学习训练,利用自建数据集优化模型参数,模型的平均检测精度可达94%。最后,进一步融合双目结构光技术,获取苹果目标的深度数据,结合相机内外参数,建立图像像素坐标系与三维空间坐标系的映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0.5~1 m的作业范围内,系统识别率为94%~96%,定位误差在2~9 mm的范围内,能够满足苹果自动化采摘的精度要求。

    2025年15期 v.15;No.181 29-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电化学萃取装置元素测定方法研究

    王选;于海霞;杨佳伟;

    文中通过溴百里香酚蓝/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NiHCF/SWCNTs/GCE)来测定镍,并对其进行表征。具体而言,先在裸玻碳电极表面聚合溴百里香酚蓝,随后利用多壁碳纳米管进行进一步修饰。通过该修饰电极,对是否存在镍元素进行测定,同时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镍元素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镍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可成功应用于硝酸镍的检测中,且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2025年15期 v.15;No.181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学术研究_可靠传输

  • 基于西门子S7-1500与ABB机器人的TCP/IP通信应用

    陈红;

    随着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工业设备间的高效通信技术成为实现智能化生产的关键支撑。文中以西门子S7-1500 PLC与ABB机器人的TCP/IP通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二者在工业场景下的数据交互方式。通过分析S7-1500 PLC的PROFINET通信协议与ABB机器人基于Socket通信的接口特性,设计了基于TCP/IP协议的通信架构,并详细阐述了硬件连接、参数配置及通信程序开发流程。通过PLCSIM Advanced联合仿真平台,实现了机器人与PLC的通信仿真研究。该方案既适用于工业现场真实设备部署,也可用于构建虚拟产线及开发数字化教学平台,助力学生系统掌握机器人集成联调技术。

    2025年15期 v.15;No.181 37-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具有极化转换功能的吸透一体超表面器件设计

    熊杰;杨宝平;

    针对宽带天线系统对隐身性能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多功能超表面天线罩设计方案。该天线罩具有低频吸波、中频宽带透波以及高频极化转换的核心功能,为天线系统的隐身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理论深入探究了具有三阶频率响应特性的频率选择表面设计方法。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了极化转换的工作机理,并在宽通带频率选择表面的基础上设计了透波-极化转换多功能超表面,同时制备并测试了多功能超表面。实验结果表明,该超表面在7.3~14.23 GHz的频段内实现了宽带透波功能,在14.47~18 GHz的频段内实现了极化转换功能,且测试结果与仿真数据高度吻合。最后,在透波-极化转换多功能超表面结构中叠加了阻抗层结构。经过优化设计,该多功能结构成功实现了低频吸波、中频宽带透波、高频极化转换等功能,为宽带天线系统的隐身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25年15期 v.15;No.181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卫星通信模组的功率动态认知与优化方法

    谭富元;易川;黄锦林;曾令昕;袁谅;

    为了降低卫星通信场景下的设备整体耗电量,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率,将实际卫星通信场景下的通信模组发射功率调整问题转化为求最优解问题。借助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到通信模组在满足正常通信条件下所需的最小发射功率期望值,并在下次通信前对通信模组发射功率进行动态优化和调整。通过MATLAB开展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案的收敛效率有明显提升,优化得到的发射功率接近真实值,进一步证明了本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可应用于卫星通信场景下批量通信模组根据实际状态动态认知并优化调整发射功率,进而降低设备整体耗电量,提升能源利用率。

    2025年15期 v.15;No.181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嵌入式操作系统中基于PCIe网卡驱动的适配与优化研究

    王雪波;

    随着工业自动化、智能驾驶和边缘计算的快速发展,嵌入式设备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此,对嵌入式操作系统中基于PCIe网卡驱动的适配与优化问题进行探究,提出了一种分层优化架构,通过零拷贝DMA传输、动态中断聚合算法和功耗自调节机制,提升了带宽利用率、降低了CPU开销和动态功耗。实验结果表明,该架构在吞吐量、延迟、功耗和兼容性等方面均达到了预期目标,为嵌入式PCIe网卡驱动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实用方案。

    2025年15期 v.15;No.181 51-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哈希链改进的哈希时间锁的物联网跨链方案

    曹岭;刘志秀;

    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不同网络和平台间的数据壁垒问题日益凸显,导致了信息与价值孤岛现象出现。将物联网与跨链技术相结合,能促进不同网络和平台之间的数据和资产交换。但现有哈希时间锁在实现区块链跨链交易时,存在交易隐私泄露和超时攻击的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哈希链改进的哈希时间锁定技术,通过隐藏哈希值来提升交易的隐私性。同时,根据用户交易的信誉值来动态调整时间锁,并引入违约金机制来规范用户行为,可以有效降低网络堵塞的风险。在测试链上进行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能够保证交易隐私性,还在应对超时事务攻击上有明显优势,为不同物联网系统中的数据与资产交换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保障和更优的性能。

    2025年15期 v.15;No.181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学术研究_智能处理与应用

  • 基于车辆轨迹大数据的溢流控制检测及控制与仿真

    王文心;

    当道路交叉口处于过饱和状态时,车辆排队现象频发,极易引发上游交叉口溢出,影响其他方向车流。针对此问题,开展短距离交叉口溢流控制研究,利用全息路口数据计算进口道转向比例和实际流量。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采集交通状态数据,利用区段速度估计排队长度,并训练LSTM模型预测车道占用率和速度,作为模糊控制器输入,优化相位通行时间,降低排队长度和行程时间,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缓解拥堵。实施动态控制策略后,整体路网的车辆平均行程时间缩短了23.78%,排队长度缩短了14.10%,充分说明动态优化后路网总体的通行能力得到提升,溢流现象有明显缓解。

    2025年15期 v.15;No.181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颐养天“联”——基于AIoT的失能老人监护系统

    高天睿;张娴之;张源;吴亚联;

    为解决失能老人看护者无法时刻看护、无法及时掌握老人健康状态和获得专业指导、患者缺乏心理关怀以及看护者长期看护导致抑郁等问题,设计一套失能老人智能监护系统。该系统旨在通过无人时看护、环境状态监测与调节、健康状态监测与分析、心理关怀、经验交流与专业指导等功能为失能老人看护者减轻负担、提供专业指导,并关注和解决老人与看护者的心理健康问题。系统基于STM32平台和物联网技术而开发,通过构建多模态对话系统精准识别老人情绪并进行陪伴与关怀;结合AIoT与自适应技术,对老人所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自动调节;基于大数据分析与时间序列模型为老人生成健康管理方案。同时,开发了微信小程序,提供用药管理、定时提醒、智能推送、交流社区等功能,为失能老人的监护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2025年15期 v.15;No.181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路面积水识别方法

    朱立伟;祝福;余洋杨;

    路面积水易导致安全隐患,针对传统目标检测需要大量样本进行训练的问题,提出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法——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路面积水识别方法。利用图像视觉处理工具库实现实时视频取流,使用视觉处理算法进行图像增强处理,采用深度学习模型对图像进行场景关键词提取,利用语义理解模型进行语义分析、结构化输出等多个步骤,并结合历史数据和天气信息对判别结果进行校验和优化,实现了对路面积水的准确识别与连续监测,显著提高了城市交通管理和应急响应的效率。

    2025年15期 v.15;No.181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智慧交通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刘鑫;孟凡姿;弥宇琪;邵晴;

    当前交通控制系统多依赖定时控制,控制时间固定不变,难以适应交通流量的动态变化,易导致交通拥堵。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智能算法的交通智能控制系统,并借助大数据技术提升系统控制的精确性。该系统通过雷达、传感器等前端硬件收集实时交通数据,运用智能算法计算最优控制时间,结合大数据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从而有效缓解交通压力。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系统,该系统显著减少了交通拥堵时间,能够将城市平均通行时间维持在0.5~1 h,大幅降低了长时间交通堵塞的发生率。

    2025年15期 v.15;No.181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燃气表主控电路板自动检测方案研究

    雷学强;何雷;权亚强;梁永增;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燃气表主控电路板自动检测方案,以解决智能制造背景下传统离线检测装置效率低、智能化不足的问题。该方案精心构建了包含感知控制平台、传感网络平台和管理平台的物联网系统架构,实现了检测过程自动化、数据采集与分析的远程化和智能化。感知控制平台的自动检测装置涵盖控制模块、检测工位、电源及通信模块,通过嵌入式程序协同脉冲信号发生器模拟实际工况,完成ETU性能和功能检测;传感网络平台由边缘计算网关硬件集群和智能通信管理套件协议组成,在数据交互维度实现了异构协议融合、实时网络监控、安全传输等多维功能升级;管理平台支持人机交互式检测流程管理,具备检测项目配置、数据统计与报告生成功能。该方案能够满足智能制造对生产检测设备接入与管理的需要,为智能燃气表产业升级提供工程实践方案。

    2025年15期 v.15;No.181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ROS的智能林业巡逻机器人

    王嘉傲;王哲;张子航;王佳旭;赵原;许少娟;

    为了解决森林火灾、盗伐树木和伤害野生动物等林业管理方面的问题,设计了基于ROS的智能林业巡逻机器人。该机器人采用Raspberry Pi 4B作为主控、STM32F103RCT6拓展板作为辅控,主要硬件采用深度相机、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协同对各种复杂环境进行环境感知。系统使用Ubuntu18.04,在电脑终端利用VNC远程控制平台对机器人进行操控。机器人具备自主巡逻、实时监控和物体识别等功能,并选用Cartographer建图算法进行自主导航,利用深度学习算法YOLOv4-tiny进行物体识别。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智能林业巡逻机器人运行稳定,可有效解决林业管理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2025年15期 v.15;No.181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零”编程实现业务联动的国产化物联网终端设计与实现

    张杰;朱振华;唐朝国;叶书宇;

    为了解决物联网设备在实现业务联动时存在高专业性门槛和低用户友好度问题,提出采用国产化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的物联网终端设计方案,通过构建可复用的联动模型并预留输入输出数据接口,使得用户可以通过Web选择所需联动模型并配置实际变量,联动模型利用地址解析模块逐条解析配置信息,将联动模型的输入输出数据接口与配置信息中的实际变量建立数据对应关系,终端根据业务逻辑以及数据对应关系自动完成业务联动。物联网终端实现业务联动的整个过程不需要用户编程,能够有效降低用户在业务逻辑管理上的难度,提升终端的易用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2025年15期 v.15;No.181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海拔地区隧道施工环境远程监测与养护台车设计与应用

    祝威;

    针对高海拔地区隧道混凝土模板传统的养护方式,研发了一种隧道环境远程监测与混凝土养护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温湿度监测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物联网远程控制云平台、甲烷监测系统等组成,能够根据混凝土水化热释放规律、极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的环境温湿度、风速及梁体表面温度,计算隧道混凝土模板养护面湿度、模板表面与环境的温差及养护时间。系统采用反馈控制策略,实现了模板的养护与甲烷监查;应用5G远程控制云平台,开发基于Io T模块的智能养护监控管理平台,实现了模板养护过程的远程管控。该系统已应用于高海拔地区隧道,应用结果表明,智能恒温恒湿养护方式下模板表面湿度都不低于95%RH,且模板表面与环境温差不超过20℃,甲烷体积分数检测范围为5×10~(-6)~1.5×10~(-5),能够满足隧道模板养护实际需求。

    2025年15期 v.15;No.181 89-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时频域分析的配电室电气故障智能识别系统

    张辉;唐广锟;张中伟;方伟;王安虎;郝紫霄;高常青;

    配电室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配电室电气故障智能识别已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目前针对配电室电气故障的智能识别方法仍存在较多问题,如传统预警模型常聚焦于单一或多值的阈值是否超限,而往往忽视了灾害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电气参数动态变化规律,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灾害演化的全过程,从而限制了电气灾害事故预警准确率的提升。为此,提出一种配电室电气故障智能识别系统,利用小波变换结合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混合模型,依托电压和电流数据实现了对电气故障的早期监测与智能预警,为配电室安全智慧运维提供了新思路。

    2025年15期 v.15;No.181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LoRa的多节点农田智能灌溉系统设计

    时元振;汤宫民;张璞;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信息化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关键手段。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LoRa技术的多节点农田智能灌溉系统,旨在实现大范围的农业数据实时监控并实现远程灌溉功能。系统包括多个采集节点和一个中心节点,采集节点负责采集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关键农业环境参数,再通过LoRa无线技术将数据发送到中心节点。中心节点接收来自各采集节点的数据并通过4G网络将数据上传到巴法云物联网服务器,实现数据的远程监控和控制。该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能够助力农业生产者更好地了解农田环境状况并进行远程灌溉。

    2025年15期 v.15;No.181 97-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RFID的畜禽追溯监管技术的应用开发

    刘海强;孟伟;张栓玲;张兴伟;

    针对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难的问题,利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开发了超高频RFID畜禽电子耳标、超高频读写器和畜禽追溯监管平台,实现了畜禽监管的电子化和全程溯源化。在实际应用中对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RFID技术开发的畜禽追溯监管产品提高了检验检疫监管效率,促进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推进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2025年15期 v.15;No.181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远程调温系统设计

    夏磊;杭祖圣;解乃军;姜善英;殷冬年;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家居系统逐渐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温度调节往往依赖于手动操作,无法满足现代家庭对便捷性和智能化的要求。因此,设计了一套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远程调温系统。系统采用RTOS的多任务架构,选用FreeRTOS作为操作系统,使用STM32作为主控芯片,并装配ESP8266-WiFi模块以实现主控器与微信小程序之间的通信,STM32将采集的传感器数据通过WiFi模块上传至腾讯云IoT服务器,腾讯云IoT服务器通过MQTT协议将采集到的数据推送到微信小程序。经测验,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查看室内温度、设定目标温度阈值来实现自动调节温度。此外,实时数据更新和通知功能还能帮助用户及时获得环境实时温湿度信息,使用户能够随时掌握室内环境状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2025年15期 v.15;No.181 104-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试验台Web端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隽昌禄;韩昊岑;满长忠;

    针对现有调速器试验台的升级改造需求,开发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试验台Web端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旨在实现对被试调速器及试验数据的高效管理。该系统既能够确保试验数据的永久保存,简化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流程,还能实现对试验人员及管理人员信息的管理。该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依托现有的各型调速器试验台,允许试验管理人员通过浏览器远程访问与操作,实时调取并查看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结果,同时支持试验结果的导出。系统内置客户端的登录校验及服务端的请求拦截功能,确保了系统内数据的安全性及保密性。此外,系统还支持管理人员对试验进程进行监控,从而显著提升试验台的试验管理水平。

    2025年15期 v.15;No.181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员定位系统于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的应用与实践

    宋飞;王火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员定位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海洋石油行业工程建造领域,由于其施工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对于安全管理的需求尤为迫切,如何有效管理和监控作业人员的安全已成为工程建造现场亟待解决的问题。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作为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深水油气田开发的重要项目,其建造过程风险极高。文中详细介绍了人员定位系统在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中的应用与实践,旨在为我国海洋石油行业工程建造领域的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2025年15期 v.15;No.181 111-113+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8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气线路智能监测系统在港口建筑单体中的应用

    陈航;孙雅俊;于洋;

    大连港大窑湾港区内的火箭楼、劳务公寓楼、S型楼等老旧建筑使用频率高、人员密集、安全风险高,需要进行数字化改造,以实现电气线路、配电设备、公共区域的综合监测。此次改造将聚焦于火箭楼、劳务公寓楼和S型楼,并根据相关部门要求以及现场实际情况,设计和加装了一套电气线路智能监测系统,旨在对现有设备设施实施数字化“智慧消防”改造与升级。此次改造升级不仅实现了传统消防系统本地化监控功能的优化与强化,还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线路火灾预警信息等关键数据共享,实现了在控制中心对港口不同建筑内电气线路、电气设备远程监测的目的,成功地为港口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为港口的稳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5年15期 v.15;No.181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机械运动能量俘获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进;夏弋涵;杨蕊瑜;

    根据物联网设备的节点分布需求,其需要进行分散安装,而传统电池供电方式存在充电或更换成本高的问题。鉴于此,采用能量俘获器收集环境中的可再生能源实现物联网节点设备自供电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文中讨论了机械运动能量俘获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电磁式、压电式、摩擦式及其混合式能量俘获器的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针对环境能量的低频特点,讨论了能量俘获频率和带宽拓展方法,包括非线性拓频和齿轮升频法等。已有研究显示,不同类型的能量俘获器在特定条件下均能有效将机械运动能转化为电能,非线性拓频和齿轮升频法显著提高了能量俘获器的频率适应范围和输出性能。目前,能量俘获技术在飞行器、铁路系统、胎压检测及人体运动发电等场合得到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能量俘获器在物联网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5年15期 v.15;No.181 120-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ZigBee的智能养羊系统设计

    葛彤;赵嘉宁;施富民;谢仕杰;

    文中设计了基于ZigBee的智能养羊系统,旨在提升羊群养殖管理的效率和精度,降低疾病传播风险。该系统通过智能传感器和数据分析系统,实时监控羊群的健康状况与养殖环境,并在检测到异常时及时发出预警。系统由现场检测、数据分析、监控和通信传输四大模块构成,养殖户可通过手机远程实时查看羊群的状态,进行有效管理。此外,系统集成了5G网络、RFID等先进技术,提供高效、安全的监测和管理手段,全面提升养殖效益,推动养羊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15期 v.15;No.181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复杂装配场景中的机器视觉应用及参数化编程设计

    王健;王豪;孙磊;

    传统的大型复杂装配过程主要依赖人工操作,不仅效率较低,还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的推进,也对大型复杂装配过程提出了高要求。鉴于此,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将工业相机、工业机器人、PLC搭建成自动化装配系统,并进行三者之间的通信设置、系统组态,实现多品种复杂工件的自动装配;同时优化机器人和PLC程序,进行模块化和参数化编程设计,从而提高工业机器人的编程效率。在实际应用中,当更换新产品后,编程修改只需30 min,能够显著提升装配精度,对提升大型复杂装配作业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025年15期 v.15;No.181 127-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设计与实现

    刘伟伟;李琳琳;张艳玲;

    垃圾分类处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针对垃圾分类处理中的分类不清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该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HC-SR50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实现人体感测,使用LD3320语音识别模块进行垃圾分类识别,根据识别结果控制MG90s舵机实现对应垃圾桶的开合,通过HCSR04超声波模块+WiFi模块实现垃圾桶容量的远程监测以便提醒管理人员及时更换。调试和实验结果显示,该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能够有效地监测到人员信息、垃圾桶容量并识别出垃圾类型,能驱动舵机实现分类垃圾桶的开合,从而解决垃圾投递分类不清的问题,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垃圾分类投递的智能化需求。

    2025年15期 v.15;No.181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复杂场景下移动机器人机载视觉云台稳定跟踪控制策略

    王丽余;吴晓娜;吕恩胜;闫世良;杨宁宁;陈金彬;

    针对复杂环境下(如遮挡、光照突变、多目标干扰)移动机器人机载视觉云台跟踪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模态信息与有限时间控制的稳定跟踪策略。通过构建复杂场景特征模型,设计基于视觉-惯性融合的目标状态估计方法和有限时间鲁棒控制算法,实现动态环境下的目标稳定跟踪。首先建立视觉云台系统的运动学模型,推导世界坐标系到云台坐标系的转换关系,引入干扰观测器处理外部扰动;其次基于Lyapunov理论构造有限时间收敛的跟踪控制器,证明像素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至零的稳定性条件;最后通过仿真与实物实验验证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在遮挡场景下的跟踪丢失率降低40个百分点,光照变化场景下的像素误差标准差减小35%,多目标场景下的ID切换次数减少60%,计算延迟较传统PID控制降低60%,为移动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2025年15期 v.15;No.181 135-138+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面向柔性生产的智能仓储分拣系统

    冯瑶;廖敏;公茂震;贺美华;臧立冬;

    柔性生产场景下“货到人”环节仍需人工进行分拣、搬运等工作,导致存在生产准备阶段效率低、分拣质量低、劳动强度大、货到人流程自动化程度低等情况。为此,设计了面向柔性生产的智能仓储分拣系统。采用智能仓储管理、智能机器人分拣、物料视觉识别定位等先进技术,构建了一套以智能平面库、分拣机器人为基础,以智能仓储管理系统为核心,以仓储机器人调度系统、机器人分拣控制系统为辅助的面向柔性生产制造场景中多种物料自动分拣存储的智能仓储分拣系统。将该系统应用于柔性生产制造领域,可实现物料的自动分拣与仓储,取代人工分拣与存储,从而提高分拣效率和正确率,助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船舶制造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5年15期 v.15;No.181 139-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SAM改进的滑坡识别方法

    李娜;张文;尹琪;牛晓栋;张笑瑛;潘新鑫;

    滑坡灾害是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之一,高效、准确的滑坡识别方法对灾后应急救援与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滑坡遥感影像中常见的植被再覆盖与地表侵蚀导致的特征微弱与边界模糊问题,提出一种以SAM为基础且在掩码解码器中融合CBAM的SAM-CANet滑坡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图像编码器提取多层次特征;然后,掩码解码器通过融合CBAM注意力机制,自适应放大滑坡区域的微弱语义信号与高频细节。在毕节滑坡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主流算法(U-Net、DeepLab v3+、Mask2Former)相比,SAM-CANet模型的Dice系数达到0.867 2、IoU值达到0.773 7,在多组植被覆盖和边界模糊的影像测试中表现出更高的识别性能,为SAM模型在遥感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5年15期 v.15;No.181 146-14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树莓派和图像识别技术的智能巡逻小车设计与实现

    郭锐;史雪竹;

    针对野外机动点位地处偏远、无市电保障等实际情况,利用树莓派和图像识别技术设计了一款智能巡逻小车,旨在实现机动点位的智能安防。小车以树莓派、STM32为硬件控制基础,搭载激光雷达、摄像头等设备,可对周围环境进行SLAM建图、巡逻路线设置。此外,小车能够利用YOLOv5算法对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若识别到人员存在,则发出告警。目前,该智能巡逻小车已在某野外机动点位进行了实际应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小车的各项功能均满足设计要求,在智能安防方面表现出色,为野外机动点位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一种创新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2025年15期 v.15;No.181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学术研究_人才培养

  • 基于GA-LightGBM的学生成绩预测与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程瑶池;熊杰;

    学生成绩的预测是教育数据挖掘领域中的关键议题之一,对于推动个性化教学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深远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LightGBM模型(GA-LightGBM),旨在用于学生学业成绩的预测,为教学干预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采用OULAD公开数据集以及混合式教学数据集进行实验。首先,将GALightGBM模型与传统的极限随机树、人工神经网络、K近邻算法、决策树等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预测性能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显示,GA-LightGBM模型在准确率和F_1-score等关键指标上明显优于其他对比模型。其次,将GA-LightGBM模型应用于混合式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场景中,验证了GA-LightGBM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最后,基于信息熵理论分析了数据集中各项评估指标,提出了针对性的成绩提升策略,为优化教学方案和实现精准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5年15期 v.15;No.181 154-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项目式教学法在“PLC应用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张陈;蒋军;梁栋;张卫平;刘文汇;肖原彬;

    针对“PLC应用综合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实施项目式教学法以进行教学改革的方案。以液体混合控制项目为例,详尽地解释了项目式教学法的选择与实施过程。该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对三菱PLC编程的熟练掌握,以实现对液体混合过程的精确控制,并通过物联网模块实现对相关设备的远程监控与操作。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式教学法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理论知识。

    2025年15期 v.15;No.181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